小香菇撑起百亿元大产业-焦点要闻
时间:2025-08-30 16:41:54来源:农民日报
8月骄阳似火,湖北省随州市品源公司的标准化车间内更是忙得热火朝天。全自动流水线高速运转,清洗、分拣、研磨、灌装……一罐罐“菇的辣克”香菇酱列队下线,即将远渡重洋。不久前,这里刚刚签下了美国华人商会价值3亿美元的超级订单。副总经理张涛穿梭于忙碌的生产线之间,兴奋中透着紧迫:“必须保质保量,这是叩开美国主流商超的关键一役!”

当国际市场需求萎缩、贸易壁垒高筑,许多出口产品黯然失色,随州香菇却划出了一道逆势飞扬的轨迹——去年产业销售额突破100亿元,国内市场覆盖超200座城市,内销占比惊人地从35%跃升至85%。一朵朵小香菇,如何撑起了百亿元大产业?


(资料图)

答案藏在湖北省委农办那份沉甸甸的《关于推进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菇七条”)里,更融在随州人“品质优先、创新驱动”的坚定实践中。“我们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引擎,紧扣国内消费升级脉搏,推动香菇产品向健康、便捷、高端华丽转型。”随县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东一语道破发展关键。

品质认证撬开万店之门

“这小小一罐酱,去年就征服了美国华人和本土食客的味蕾!”美国华人商会会长陈金阶对“菇的辣克”香菇酱赞不绝口。然而,征服社区小店易,跻身主流商超难。原料产地全程可追溯,张涛深知其中艰难。为此,一场围绕“品质认证”的产业升级在随州悄然铺开。

在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,代雨婷的智能化香菇大棚内,物联网传感器静静守护着每一朵香菇的成长。“环境参数自动调控,从原料到市场全程数据追踪。”代雨婷欣喜地算账,“政府扶持建起智能棚,省力又增效。我家年产香菇20万棒,纯收入稳稳过百万元。”昔日的“靠天吃饭”,在智能大棚的恒温恒湿环境中,蝶变为“四季出菇”的稳定财富。

品质革命需要标准护航。随州联合湖北省农业科学院、武汉轻工大学开展质检科研攻关,获批食用菌重金属检测装置、食用菌农残检测装置两项专利,推动香菇出口检测行业标准、固体菌种省级地方标准立项,制定7项市级地方标准、4项团体标准,涉及种植环境、加工工艺等环节,强化全链条规范化管理。首创《随县香菇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》,将质量追溯嵌入生产全链条,为香菇贴上了“安全可控”的金字标签。

今年5月,印有蝴蝶标志的认证证书终于飞越太平洋,抵达品源公司。这纸认证,见证了随州香菇全链条的标准化攻坚与质量管控升级,是品质的勋章;更赋予随州香菇闯荡全球的底气,是市场的通行证。“它不仅仅是一张纸,更是中国味道驶向全球的珍贵船票。”品源公司董事长罗圆展望,“我们要以工业化思维、科技赋能和全球视野,打造‘中国新质生产力样本’。”

菌种更新筑牢产业根基

种业是农业的芯片,也曾是随州香菇的隐痛。走进建于随县三里岗镇的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,菌种在精密控制的环境中悄然萌发。隔壁实验室里,华中农业大学硕士操鹏程专注地培育新菌种。“在这里,实验室连着菇棚,论文能变成‘金菇’。”长久菌业已吸引4名高学历人才扎根乡村,成功申报4个国家级香菇新品种,抗逆性显著提升30%。现在,随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菌种生产基地,年产菌种5万吨以上,销往23个省市,年产菌种占全国10%,约占全省60%,彻底摆脱了“洋种源”桎梏。

“菇七条”政策春风,催生了全国首个香菇产业研究院和随州香菇科研推广中心,华中农业大学边银丙等专家工作站扎根田野。长久菌业董事长龚长久介绍:“我们推广的智能化大棚、菌稻轮作等新技术,辐射带动鄂豫云贵数万人,年推广超8000万袋,助农增收超10亿元。”

创新需要真金白银。“香菇贷”以纯信用破解融资难,累计发放1.79亿元,为菇农节省贷款利息支出447.5万元;政府2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撬动“政银担”协同发力,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2个百分点;“香菇种植保险”为菇农兜底,兑现57家香菇企业310万元奖补资金。政策组合拳精准滴灌,为产业注入澎湃金融“活水”。

更深远的人才布局已然落子,全国首家专注于食用菌产业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——“随州香菇学院”应运而生,通过联合高校编写全国首本专业教材、建设“一主两辅”实训基地、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举措,构建了“教材研发、技能培训、考核认证、就业服务”全链条培养体系。目前已累计培育全日制学生超过550人。“随县香菇种植工”成为技能人才培养新标杆。

说起现在的生活,81岁的广水市郝店镇菇农王茂家乐得合不拢嘴:“过去种香菇像押宝,如今四季有收成,稳稳年入10万元。”

从“看天吃饭”到“智慧生金”,自育菌种筑牢了产业的根基。

线上线下畅销天下市场

好产品需要通达的销路。随州创新“企业+合作社+菇农”“村集体+企业+农户”模式,以订单农业为纽带,让分散的小农户深度嵌入大产业链。

随县吉祥寺村,是远近闻名的香菇村。家家户户种香菇,90%以上收入来源于香菇,90%以上村民直接或间接从事香菇产业。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勇笑言:“咱村香菇不愁卖,除了供给品源等龙头,家家开网店,线上抢着要。”来到村民周保国家,只见他正对着手机直播:“看这香菇多厚实,小个头每斤60元,大点儿的每斤80元!”直播间里订单纷至沓来。

随县敏锐抓住电商风口,培育本土直播团队50余支,培训2万人次,联合头部主播打造“香菇助农专场”,打造“直播电商+社区团购+生鲜直供”新渠道,形成“产地直供+直播直销”新模式,年网销额达26亿元,占内销三成。线下同步发力,裕国菇业“好菇粮”系列香菇产品进驻8000余家商超,品源现代即食香菇成为7-Eleven连锁便利店的爆款零食,年销5000万袋。

为锁“鲜”降本,一座投资3.5亿元的中国香菇智慧交易城拔地而起,串联5万立方米中央仓、68座镇级冷链设施,冷藏保鲜能力超10万吨。15个销地前置仓遍布华中、华东、华南地区,织就“24小时鲜达网”,物流成本直降20%,鲜菇损耗率从8%锐减至3%,武汉、郑州等重点城市日配送量突破200吨。

放眼随州,车间里机器轰鸣,厂房外满载香菇酱的集装箱正一批批启航。在更广阔的田野上,智慧大棚内菌棒整齐排列,直播间里乡音热切吆喝……一朵朵随州香菇,正以科技为翼,以品质为帆,从曾侯乙编钟的故乡出发,在全球市场的蓝海中坚定航行,为乡村振兴书写着充满韧性与智慧的“菇事新篇”。

标签:

最新
  • 小香菇撑起百亿元大产业-焦点要闻

    8月骄阳似火,湖北省随州市品源公司的标准化车间内更是忙得热火朝天

  • 【热闻】中国北方地区首次承修全球最大吨位集装箱船

   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18日对外宣布,近日成功完成对全球最大集装箱船鹿

  • 焦点关注:以“从农场到餐桌”全链条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石 清禾汇积极布局健康蛋品市场

    当前,在消费升级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双重驱动下,消费者对饮食的追求

  • 蓝皮书预计2025年广州经济增长率为3.7%至5.1%

   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日在广州联合发布《广州蓝皮

  • 甘肃省提级调查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

    7月12日,甘肃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《甘肃省提级调查褐石培心幼儿园

  • 专家:只靠意志力戒烟太难,需掌握科学方法

    5月31日是第38个世界无烟日。日前发布的2024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

  • 壹视界·任平文章解读|践行自由贸易理念,为全球发展注入确定性和稳定性

    5月12日,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,双方承诺在采取相关举措

  • 爱奇艺中东北非站正式启动 加速华语内容出海和当地市场布局

    5月14日,视听中国・LOVE北京之夜暨2025爱奇艺中东北非站启动仪式在

  • 弗列加特与中农大合作建设的首个联合研究中心正式落地

    随着宠物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养宠观念的持续提升,宠主对宠物食品的品

  • 严查“神药”广告、食品疗效化宣传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

    为切实清理整治群众反映集中的广告市场乱象,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印

  • “双首单”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在京落地

     我国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工作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。日前,北京

  • 前两月中国软件业务收入18965亿元 同比增9.9%

  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前2个月,中国软件和

  • 官方:“十四五”以来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超6500亿元

   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28日透露,十四五以来

  • 四川宜宾:游文昌盛会·赏九丝春韵

      3月1日,以游文昌盛会·赏九丝春韵为主题的宜宾兴文县

  • ​西平县专探双河小学开展“宪法在我心”主题活动

   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,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,增强青少

  • 天山观察丨新疆铁路货运量为何又创新高

    石榴云 新疆日报记者 逯风暴自2018年货物发送量首度突破1亿吨以来

  • 旅游
    • 金博股份前三季度扣非净利下滑超7成 踩雷中融信托超6000万逾期兑付

    • 快手Q2营收同比增长27.9% 集团上市后首次实现IFRS净利润

    • 新华全媒+|管好水,解田“渴”——宁夏干群抗旱一线见闻

    • 首开股份投资成立北京怡同置业 将开发7月拿下的昌平区地块